市場上大家的商品都差不多,消費者沒時間也沒能力去比較細微差異,最後的決勝點就是-價格。價格戰造就了紅海市場,每個公司都只能賺到微薄的利潤。

 

打價格戰是找死,不打價格戰是等死。有志之識都在急呼,要讓顧客在意商品的價值,而非價格,舉例方式常常是iPhone、Chanel、Porsche…,無奈這些品牌高不可攀,操作模式也不見得中小企業都適合。

 

產品價格+組織服務=商品價值

產品價格大家都差不多,甚至市場上可以比較出來,如果你想用商品價格當成售價,那就把原本售買打5折,公司只要老闆和倉管人員,出完貨撈一票就跑吧。當公司需要其他服務人員或營業據點,成本就會開始往上墊高,售價也會往上提高。

 

組織服務包括公司及個人的服務細緻度,保險業的保單相似時,服務的即時性與細心程度質牽涉到客戶是否願意向你投保。如果提高客戶滿意度,並預期客戶需求提早因應將是創造出價值感的重點。燦坤與全國電子同樣是販賣電器產品,早期一個推會員日另一個推破盤價,現今一個鎖定學生族群另一個鎖定中老年人,衍生出來的服務人員年齡層及服務流程也不太相同

 

當個人服務突破門檻,客戶將你當成諮詢對象,和你購買商品,除了商品本身的價格,並包含了許多看不見的軟性服務在內(包含你可以賣的商品及不能賣的資訊、感覺),商品價值就會被人為的服務提升,價格也就不再那麼重要了

 

arrow
arrow

    我要成為大黃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