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來到了新北市某國中,和同學分享工作的甘苦
老師很用心,讓同學討論事先提問了很多疑問,我盡量在時間內說明
希望可以幫助到學生,讓他們有多些想法
今天來到了新北市某國中,和同學分享工作的甘苦
老師很用心,讓同學討論事先提問了很多疑問,我盡量在時間內說明
希望可以幫助到學生,讓他們有多些想法
有機會和原住民朋友分享所學
祝福大家想更好的心情一直保持下去
下次見囉
過年這幾天嘗試著不太看手機,嗯…我是說每天大概看三次,早中晚時間看看有沒有重要事,發現大概就是恭喜恭喜的訊息,FB也是大家出遊的訊息。
非常好,今年我一直想找時間戒手機,把時間留給自己,靜心思考感受生活,想想過年的長假如果不是事前約好應該也不會是什麼大事情,這段時間正好適合來做一直想做卻沒時間做的事情或是規劃未來。
嗯,今天開始就來做!
哈哈,有點不好意思
之前到到台北市藥師公會分享行銷,竟然出了學習刊物
#感謝主辦單位以及學員的認真參與
新年快樂!
走過轉換職涯的2018,我的每步都紮實的往前踏,回頭望也發現自己已經出發在路上了,前進了一些些,未來雖然仍是漫漫長路,但持續往前就不怕。
展望未來,我做了一些計畫,同時也教兒子簡易版的PDCA,這幾天他也做好了今年計畫,我們會一起攜手向前,讓自己感謝自己。
PS. 我覺得PDCA的C最重要,需要有時時反省覆盤的能力,才能轉化為精益求益的運作系統。
有趣有趣,前天晚上再次做了某一性格測驗。
距離上次做這個測驗大概三年,這次我比較聽心裡的聲音而非考量工作職場的角色呈現,結果大多數分數差不多,但有一項落差極大。
持續性從7分掉到2分,哈哈,我知道自己會勉強自己仔細校正細心求證,以求得工作事物的順暢運作。
聽說,有護理師私底下是怕血的,但是在披上白袍時會呈現專業戰鬥形象不怕血。是不是,很多人在工作現場戴上了工作面具。
今天到學校和老師們分享職涯輔導第一線的觀察和心得。十一月底就做回顧,是不是十二月開始來遊山玩水啦,哈哈~~~。
想起來有趣,五年前我就曾經多次到過學校分享,但那時候是和學生們分享行銷以及電影等主題,現在再回首是談職涯輔導。
職涯輔導這件事,我覺得是送禮自用兩相宜,在學習之後內化過程你會更了解自己,而在你和個案接觸後又會觸動你的思維,一方面幫助人一方面更認識自己。
諮詢服務了一些個案,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遇到生活的瓶頸,而那些能走出來的人,通常都有良好的心裡素質『有最壞的打算,做最好的準備』。
藝人有大堆頭的戲碼
講師也有大堆頭的課程
這次課程動員多位講師(當助教),只能說太狂
同樣的,我也從大家身上學到好多
感謝喔,哈哈~~~
台灣的專長就是把一個東西玩殘玩爛再找下一個。舉例:節慶行銷、買一送一、說故事行銷、一句話圖文…,直接用促銷換業績犧牲的是毛利,接下來再說市場難經營,因為企業做品牌的方式是折價而非加值。
百貨週年慶,是一整年折扣相對低的時節,玩了這麼多年,消費者又不是笨蛋在經濟不景氣下更是精打細算,結果業者吃到苦頭也是可以預料到的。
也許這是另一個時代的開始,大家會更努力思考如何讓品牌做長久,而非僅僅觀看每年的營業額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週年慶1%低成長戰爭?
一直以來,週年慶是百貨業年度重頭戲,業績占比達全年營收25%。然而,「百貨公司坪數不變、消費者人口不變、週年慶卻必須年年成長,哪有這麼容易!」
.....
一位不願具名的女包品牌執行長坦言,為衝刺業績,各大品牌週年慶預售時間,已經從兩週拉長到一個月,等於犧牲前一個月的業績,全數灌注到週年慶來。換句話說,數字越高等同於更加侵蝕獲利,也會影響消費者觀感,變成沒有折扣,就沒有購買。
參考文章:https://www.businessweekly.com.tw/magazine/Article_mag_page.aspx?id=68227
便利商店店員真的是很辛苦,多才多藝還要學習隨時新開發的業務項目。問題是不這樣行嗎?
當人口總額就這樣,當收入就這樣,卻一直期望營收創新高,不開發新項目行嗎,這就是時代的巨輪,每個人都要往前跑。聽起來有點沮喪,如何解套就需要依靠大智慧了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小7開賣烤雞 網友幫哭:店員技能升等 那薪水呢?
現在的便利商店店員簡直十八般武藝,樣樣精通,為了配合公司政策,不僅要會懂得擠霜淇淋,還要會搖珍珠奶茶,現在又要會賣烤雞!統一集團旗下超商7-11日前發表全新複合店開賣烤雞,網友們紛紛幫哭:工作量爆棚,薪水沒有升等!
參考文章: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realtimenews/20181104000907-260405
『用生命影響生命』這是講師前輩間流傳的話語
昨天幸運的與幾位高手同台團體輔導職涯規劃,國中生果然是很多怪招,很安靜、沒跟上、講沒關連的話題…,終於結束了。
離開時,一位女同學特別回頭「老師再見」
值得了,我說的話她聽進去了,祝福你們未來有更好的發展~
今天諮詢完,同學說;「老師我覺得你很溫柔」
(驚),是溫暖吧,怎麼不是溫暖
看來要再加一點熱度才行
新科技帶來新的演進,最近年輕人喜歡當YouTuber(網紅),覺得搞笑就可以一年賺幾百萬。
如果你有興趣,請先上網觀看頂尖的YouTuber,他們各有什麼特色可以吸引你繼續看下去 ,如果你要嘗試,想從哪個類型著手。
電玩型、動畫型、知識型、搞笑型、運動型、團體創作...
#自願在某團體分享研究的成果,除了頭腦常輸入偶爾也要輸出,收放之間整理思緒再前進。
#榮幸和前輩共同執行專案
#協助學生釐清職涯方向
#一步一腳印
心理學大師-佛洛伊德開創了心理分析理論,將心理學從宗教玄學帶往科學的領域。
他和阿德勒、榮格等人組成一個「星期三心理學會」,當然後來二者都不同意所有事情都歸因在性及早期經驗,尤期是榮格和佛洛伊德曾經親如父子師徒,這個故事是紀錄他們二人分道揚鑣的故事。
線上看:https://www.momovod.com/vod-play-id-27030-src-1-num-1.html
驚到!每年13萬人因照顧長輩離職退休
據統計,日本每年有10萬名上班族為照顧家中長者而離職,其中大半是中年高階主管;但照護親友往往是漫長的歷程,失去經濟來源,時間一長日後也難以回到職場,「介護離職」為照護者帶來十分沉重的壓力。據勞動部統計,台灣每年亦有超過13萬人因照護而離職,「介護離職」的困境已迫在眉睫。
更令人感到殘酷的,是「照護殺人」的慘案。在日本屢屢發生照護者殺害親人的悲劇,日本調查顯示,有4分之1的照護者曾想過要對病患痛下殺手,「照護殺人」在日本已真真實實成為社會問題。
越來越覺得不妙,這是什麼樣的概念,台灣老年人口已達14%,正式進入高齡社會,超過300萬的老年人未來依靠少子化的年輕人照顧, 年輕人要在工作、家庭與照顧長輩中分配時間金錢…
有學者提到目前台灣推行的是居家照護,請外傭和家人一起照顧,這種模式耗費成本昂貴,也許學校校園的閒置空間可以給照護中心使用,因交通較便捷,家屬可選擇長期或每日接送,且因是一對多的照護方式,能量可以擴大,資源也可以有效利用
接下來就是人員素質和家屬接受程度了(怕被說不孝)
參考文章:https://fund.udn.com/fund/story/7486/2594799
https://www.storm.mg/stylish/501464
「不想唸書就去讀高職」,聽說仍存活在國中老師的心態裡。
好可怕的思維!國中生如果很明確知道自己未來的性向職業,確實可以提早就位學習,但恐怕大多數學生並不知道自己未來要幹嘛,只是不想每天唸書,所以偷懶告訴大人不喜歡唸書。
不想唸書的國中生第一關面對的是要選科系,只能亂選,而後高職生出社會大概只能做學徒黑手助理之類的工作;倘若繼續升學,考四技需考同一類群-機械群、化工群…,考得已經是專業學科而且幾乎不能跨考。
回過頭來說,國中生不喜歡唸書而選高職,高職亂選的科系造成後續環環相扣的影響;還是讓國中生依成績盡量讀高中,在高中階段做職業探索,三年後選擇有興趣科系就讀,人生的路比較寬廣呢?
很榮幸可以參加基金會的#Mentor計畫
協助企業新進員工以正向心態應對職場挑戰。
該死,我的第一專長是行銷公關,無奈後來網路上出現很多網路行銷大師,他們說的話有些對有些很奇怪,想用省力的方式達到快速致富。然而,這個產業也沒什麼證照制度,誰都可以當大師,於是良莠不齊的狀況就這樣出現了。
我轉行到職涯諮詢的領域,這是一個幫助人而且影響人的工作,學越多才知道自己越不足,我努力做好每一次的相遇。又來了,網路上陸續出現一些自稱職涯顧問的人士,他們的背景各異,有人資、企管公司、獵才公司、老師、心理師或是僅工作幾年的工作者,唉,看著想做的產業被攪爛,心中無限感慨。
後記:Google很方便可以找到很多人,但後續這些專家是否適合你,就是每個人都要培養的分析判斷能力。